一人得病全家感染面对这种病,请注意以下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张玥洁记者何丽娜
研究统计显示:全球约有44亿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中国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为55.8%,换而言之,不到2个人中就有1人感染。
医院消化科副主任陈冻伢介绍,现在很多常规体检,都包括幽门螺旋杆菌(Hp)的检验项目,当体检结果显示“Hp阳性”时,就应该引起重视。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存在于胃黏膜上的螺旋形细菌,这种细菌就是导致消化性溃疡、胃炎等疾病的罪魁祸首。
感染幽门螺杆菌
会引起哪些疾病
几乎所有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都患有慢性活动性胃炎,其中,1%的胃炎患者会转变为胃癌。
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机构将幽门螺杆菌列为一类致癌物,认为78%的胃癌可归因于其造成的慢性感染。
胃炎癌变过程:正常胃黏膜→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上皮内瘤变→癌变反映了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胃黏膜损伤后的疾病演变过程,发病率一般随年龄增加而上升。
而多数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没有明显症状:
约有15%~20%的感染者会发生消化系溃疡,出现上腹痛、腹胀、餐后饱胀、口臭等消化不良症状,甚至出现黑便、呕血、大便隐血阳性等症状,没有接受规范治疗的患者甚至会进一步导致幽门梗阻、癌变等并发症。
Hp阳性该如何治疗
建议这么做
胃癌发生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包括遗传因素、环境、饮食因素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最重要的可控危险因素。
消化内科医生建议:发现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且有消化性溃疡,或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患者,强烈推荐治疗。
对于有慢性胃炎、有胃癌家族史、胃癌术后的患者,一旦发现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则推荐治疗。
铋剂四联(PPI+铋剂+2种抗生素)是目前推荐的治疗方案。
采用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10~14天,幽门螺杆菌有效根除率即可达到80%~90%,治疗后复发感染几率不高。
数据显示,治疗后每年约5%的患者再感染,随着相隔时间的增长,再感染几率也会有所提高。若复发感染,及时规范治疗即可再次根除。
幽门螺旋杆菌是如何传播的
预防请牢记几件事
幽门螺旋杆菌喜欢藏在感染者的胃液、唾液和粪便里:1、“粪-口”传播:每次上完厕所一定要好好洗手。
2、口-口“相传”:唾液、飞沫传播。大家围成一桌吃饭可能造成交叉感染,会增加感染几率。
3、咀嚼食物后喂养幼儿,或爱人之间接吻,也容易传播Hp。
共用餐具、不良的卫生习惯都是导致幽门螺旋杆菌传播的因素。
陈冻伢医生建议,如果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同时改变卫生和环境习惯,保护好家人和朋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吃饭要分餐
如果家里已有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须进行分餐,以防感染。
吃桌餐时,用公勺、公筷,不相互夹菜,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改掉用嘴喂孩子的习惯。
2、保持筷子清洁、无菌
幽门螺杆菌容易附着在用过的碗筷上,特别是使用较久、已有沟壑划痕的竹木筷子,因此竹木筷使用半年或一年后最好更换,同时建议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固定筷子。
筷子使用后,必须尽快清洗彻底。可用开水煮一煮筷子,或使用消毒机,达到杀菌效果。
清洗后,将筷子头向上,放在干净的筷子笼中,自然风干,不要用抹布擦拭。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在外就餐尽量选择消毒过的筷子或自带筷子。
饭前便后洗手。
要特别注意手机的消毒,不要边玩手机边上厕所,又把手机带到餐桌上,边玩手机边吃饭,以免增加感染风险。
蔬菜、瓜果要洗净或削皮,不吃半生不熟的食物。
4、少吃刺激性的食物
不喝生冷水,不吃太烫的东西,少吃火锅、烧烤,以及酒、咖啡及辛辣食物,这类食物容易刺激胃黏膜,降低抵抗力,导致幽门螺杆菌入侵。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本文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