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本来没事,查出癌后很快就去世了

国家癌症中心年1月发布的《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显示,年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约.9万人,每天平均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恶性肿瘤死亡占居民全部死因的23.91%。

人们死于癌症可能是和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01肿瘤恶性程度高

有一些被查出的癌症,发展速度很快,很多治疗手段都不能取得好的效果。所以,治愈率是比较低的。

以胰腺癌为例,大部分胰腺癌患者在半年内死亡,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

02发现晚

无论是何种癌症,到了晚期才被诊断,大部分是没有治愈机会的。大部分肿瘤终末期,广泛转移的患者,中位生存期只有半年左右。

03死于肿瘤急症

有一些肿瘤的急症,可以在短时间内危及患者的生命,例如肿瘤破裂,引起大出血;肺癌患者大咯血,可以堵塞气道等等。

04其他原因

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其他原因。

大家都知道,癌症好发于中老年人,老年患者就有可能合并一些其他疾病,例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中风等。有一些患者不是死于癌症,而是死于其他疾病。

年年体检,怎么一查出癌就是晚期了?

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刘玉萍教授曾在年初的《名医大讲堂》

介绍:“体检的目的是减少重大慢性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但体检内容不是

单纯项目的累加,也不是做得越多就越好。

01你有制定个性化体检项目吗?

刘玉萍教授介绍———

体检的最佳状态是——花最少的钱发现最大的问题。

体检首先需要考虑个人家族史、生活史、疾病史、工作环境、文化背景、

经济状况等定制个性化的、急需的体检项目。

在健康体检前,大多数人会先填写一份包含上述问题的健康问卷表,以帮助

医生确定危险因素,制定体检项目,你需要回答好以下这些问题:

1.告知医生自己是否有既往病史和家族遗传疾病;

2.沟通已有的健康问题,如身体哪里不舒服等;

3.沟通自己平时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甚至工作状态等,如抽烟喝酒、工作加

班严重应酬多……让医生尽可能多地了解可能潜藏的健康威胁。

刘玉萍教授强调:为对体检结果负责,体检前的健康问卷最好认真负责地如

实填写,最后再根据医生评估和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体检项目。

02你了解“1+X”筛查吗?

刘玉萍教授介绍,在筛查1(必选/常规体检项目)的基础上,根据体检对

象的个人状况,有针对性的分别对X(按人体各系统设计的专项体检项目)

进行个性化体检套餐设计,举例来说——

今年做呼吸系统专项筛查,明年做心脑血管系统,后年做内分泌系统……这样,以2~3年为一个周期,每年选择2-3个系统进行体检,为受检者建立一套全身的、系统的、完善的健康档案。“这种检查方式既重需求、又能有效避免遗漏,既做到了专病筛查、也做了全面覆盖!”刘玉萍教授总结道。

此外,刘玉萍教授建议,在个性化体检基础上,有相关疾病风险因素的人群,应当有针对性地做重点筛查。

那么想要发现早期癌症,我们该怎样选择个体化的防癌体检项目呢?

1.肺癌

发病呈显著上升趋势。

致癌因素:

主要因素:吸烟。吸烟人群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20倍,不吸烟女性因丈夫吸烟而患肺癌的危险将增加30%。

防癌建议

①戒烟最有效的途径

②防油烟减少油烟吸入要记住

早:油烟机应在炒菜前打开;

少:减少爆炒、煎炸等;

等:做完菜还要继续开2~5分钟的抽油烟机。

筛查方法

40岁以上、长期吸烟、有肿瘤家族史等高危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肺癌筛查。胸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可筛查早期肺癌。其中早期的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80~90%。

2.肝癌

发病率仍居高不下。

致癌因素:

肝炎,吃发霉的食物,喜欢喝酒,肥胖,有家族病史等。

防癌建议

①不要吃发霉的食物。

食物一旦发霉就应立刻丢掉,特别是花生、红薯、甘蔗等。

②不要长时间或大量饮酒。

酒精代谢的中间产物乙醛对肝脏细胞有毒害作用,加重肝脏解毒和代谢的负担,最终导致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

筛查方法

患有肝炎、肝硬化或有家族史的人,建议每6个月做1次腹部B超检查+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查;40岁以上男性或5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参加体检。

3.结直肠癌

发病呈显著上升趋势。

致癌因素

喜欢吃肉和油炸食品,很少食用蔬菜水果。

防癌建议

①良好的生活习惯

适当运动,维持正常体重,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

②注意饮食

少吃加工肉类,多吃粗纤维食物和高纤维果蔬。

③戒酒戒烟

筛查方法

(1)从35岁起每年进行肛门指检和大便化验。出现反复便秘、腹泻、大便带血应提高警惕。

(2)从50岁起不分男女,每年查一次大便隐血试验或者大便免疫化学检验。

4.乳腺癌

发病呈显著上升趋势。

致癌因素

乳腺癌家族史、人工流产史、放射线等。

防癌建议

①生活方式

多锻炼,不久坐,少熬夜,健康饮食。

②放射线

月经前、妊娠期对放射线敏感,应尽量回避。

筛查方法

定期体检,建议20~40岁女性每3医院做一次乳腺检查(乳腺钼靶),40岁以上和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每年检查一次。有家族史的建议做乳腺磁共振。

5.胃癌

发病率仍居高不下。

致癌因素

有吃剩饭剩菜的习惯,喜吃烧烤煎炸及腌制食物。

防癌建议

①饮食清淡

少吃高盐饮食及腌制食品。

②补充VA和VC

阻断亚硝酸盐和亚硝胺合成,提高机体免疫力。

筛查方法

目前胃癌没有很好的筛查方法,建议40岁以上的胃癌高危人群每年做1次胃镜。

高危人群包括

(1)40岁以上;

(2)胃癌高发地区;

(3)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4)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5)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中有人得胃癌;

(6)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6.食管癌

发病率仍居高不下。

致癌因素

喜食烫食,爱喝烈酒等。

防癌建议

①吃东西要慢

不狼吞虎咽,不吃过烫食物,少喝烈性酒。

②防治食管反流

胃中酸液经常性地反流入食道,食道又缺乏浆膜保护,时间久了就可能诱发癌变。

筛查方法

(1)有食道癌家族史或处于食道癌高发地区,长期喝酒特别是白酒,爱吃烫食、腌制食物的,属于食道癌高危人群。

(2)建议40岁以后进行肿瘤筛查,内镜和病理活检是早期诊断食管癌的金标准。

(3)50岁以上的老年人,感觉吃东西有梗阻感且1周不能自行缓解者,医院排除食道癌、贲门癌等恶性肿瘤的可能。

7.子宫颈癌

致癌因素

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

防癌建议

①接种宫颈癌疫苗

②适当运动

一周花30分钟运动,能大幅降低患子宫颈癌的风险。

③定期体检

定期检查可尽早发现一些癌前病变,早诊断早治疗。

④戒烟戒酒

⑤推迟开始性生活的年龄

减少生育次数均可降低女性罹患宫颈癌的风险。

筛查方法

(1)无论有无性生活,未满21岁不用查;

(2)年满21岁开始宫颈抹片筛查,阴性者每3年筛查1次,直到30岁;

(3)30~65岁的女性,每5年做1次宫颈抹片加HPV病筛(30岁以下者不建议做病毒筛查);

(4)65岁以上,如果有连续3次抹片阴性,或连续2次HPV阴性,可不再筛查。

8.甲状腺癌

致癌因素

①电离辐射

甲状腺是重要分泌器官,对射线敏感。

②女性激素水平

甲状腺癌发病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可能与女性雌激素水平有关。

③碘摄入量

碘摄入量与甲状腺疾病发病率呈现"U"的关系,即碘的摄入量过低或过高,都会导致甲状腺疾病。

④遗传因素

直系亲属中如有甲状腺癌患者需格外注意,有甲状腺增生性疾病的患者更应定期体检。

防癌建议

尽量少接触辐射。

筛查方法

每年建议体检1次。颈部B超、CT等都可以检查。

注意!这11个癌症危险信号!

癌症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时间与发现的早晚密切相关,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生存时间越长。

小康妹儿特别提醒大家:出现医院进行诊治——

?身体浅表部位出现的异常肿块。

?体表黑痣和疣等在短期内色泽加深或迅速增大。

?身体出现的异常感觉:硬咽感、疼痛等。

?皮肤或粘膜经久不愈的溃疡。

?持续性消化不良和食欲减退。

?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或带血。

?持久性声音嘶哑,干咳,痰中带血。

?听力异常,鼻血,头痛。

?阴道异常出血,特别是接触性出血。

?无痛性血尿,排尿不畅。

?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进行性体重减轻。




转载请注明:http://www.zpwkh.com/bzbk/119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