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你现在还好吗过来看看,你的胃病由何而
文
安莉
所谓胃病,实际上是许多病的统称。它们有相似的症状,如上腹胃脘部不适、疼痛、饭后饱胀、嗳气、返酸,甚至恶心、呕吐等等。临床上常见的胃病有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十二指肠复合溃疡、胃息肉、胃结石、胃的良恶性肿瘤,还有胃黏膜脱垂症、急性胃扩张、幽门梗阻等。
据统计,急慢性胃炎和溃疡病等胃病的患病原因,主要与人们进食不科学有关。以下几种吃法,就有损于胃的健康:
(1)吃得过快。狼吞虎咽,囫囵吞枣,食物咀嚼不充分,消化液分泌不足,食物难以充分消化,久而久之,易致胃病。
(2)吃得过饱。暴饮暴食,不仅使胃的消化能力难以承受,造成消化不良,有时还可导致急性胃扩张、胃穿孔等严重疾病。
(3)边读(玩)边吃。有些人喜欢一边看报,一边吃东西,或边玩边吃。这样,由于阅读或玩时大量血液供给脑部,供胃肠消化吸收的血液相对减少,影响消化吸收,长期下去,易致慢性胃病。
(4)常吃零食。经常吃零食,会破坏胃消化酶分泌的正常规律,使胃经常“打无准备之仗”,得不到正常合理的休息,容易“积劳成疾”。
(5)蹲着吃饭。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尤其是北方农村,不少人有蹲着吃饭的习惯。这种进食方式,使腹部及消化道血管受挤压,不利于血液供应;而进餐时,恰需大量血液入胃用于消化。调查表明这些地区胃病高发,与此不良进食姿势有关。
(6)多吃冷食。有些人偏爱冷食,尤其在夏天边喝冷饮边吃东西,这样对胃岂能无害呢?多食冷食会降低胃的温度,使胃的抗病能力下降;而且冷食致病性微生物含量也往往较多,因此多食冷食容易导致胃病。
(7)烟酒过度。吸烟可增加溃疡病和胃癌的发病率;而饮酒过度,则会损伤胃黏膜,造成胃出血、胃穿孔等;经常大量饮酒,会影响胃液分泌,降低胃酸活性,使人食欲下降。
(8)食物过辣。经常进食辛辣食品,会刺激胃黏膜充血,久而久之,易导致慢性胃炎。
俗话说“人不可一天不吃”,肠胃病患者如不注意饮食,肠胃病的症状将不断恶化。不同的胃肠疾病,饮食也应有所差别。
●胃溃疡患者少喝咖啡
不宜食用粗糙、过冷过热的食物,并避免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包括酒、咖啡、浓茶、辛辣调味品和太甜、太酸、高油脂的食物。
为减少胃酸对胃肠黏膜的刺激,可吃一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中和胃酸。五谷杂粮、豆浆、豆腐、蛋、鱼、瘦肉、动物肝脏等都很适合。
●消化不良少吃产气食物
不宜食用的食物包括油腻食物(油炸物、汉堡、薯条),应少吃易产生气体的食物,如豆类、番薯、芋头;少吃会改变肠蠕动的食物,如巧克力、甜品(蛋糕、饼干)等;可以多吃些粗纤维丰富的蔬菜(竹笋、芹菜)和含皮、籽、纤维丰富的水果(香蕉、龙眼、柠檬、凤梨)。
平时的食物应以清淡为主,可选择喝鲜果汁、麦片和小米粥来帮助消化,少食多餐。
●胃酸过多应少吃巧克力
不宜食用的食物有巧克力、咖啡、辛辣食物、薄荷、柑橘、番茄、全脂牛奶及洋葱等。
宜食用的食物有高蛋白(禽蛋)、含纤维食物(蔬菜、谷类)、易于消化的米粥等。
●胃炎患者少吃蔗糖
慢性胃炎患者常有食欲不振、饭后上腹部感觉饱胀等消化不良的表现。如患者有贫血、食欲不振等现象应多吃些补血的食品,如动物内脏、含铁丰富的新鲜蔬菜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