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饿就胃痛,吃点就好,也许是你胃里漏了
点击题目下方微说健康,银川晚报健康周刊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每次一饿胃就疼,吃点东西就好了,时好时坏,尤其是加班忙碌时,胃痛常常来捣乱。如果有这样的情况,你一定要提高警惕了,
有可能是患了消化性溃疡。
01
胃被消化出一个小坑
小王今年30岁,由于工作繁忙,吃饭不太规律,经常一饿就胃疼,但吃点东西又好了。虽然病情反反复复,但小王一直没有重视,直到最近胃疼加剧,医院,经检查,原来得了十二指肠溃疡。
医院消化内科杨晓梅解释,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都是消化性溃疡的一种。正常胃分泌的胃酸只消化食物,胃黏膜受到黏液层的保护,不会自我消化,但在发病的情况下,胃分泌的胃酸把胃壁或十二指肠“消化”出了一个小坑,故称之为消化性溃疡。“吃点东西后胃里的酸度浓度降低,部分患者自然觉得疼痛有所缓解。”当然,不是所有的胃疼都是溃疡,但以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最多见。
02
压力大,青壮年最易中招
据统计,全球胃肠道溃疡的发病率为10%~12%。其中,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病,平均发病年龄为30岁,而胃溃疡患者以中老年居多。
生活中,不少年轻人睡眠不规律,并长期处于高度紧绷状态。这种生活模式会使身体代谢物紊乱,压力过大会促使胃酸分泌过多,侵蚀胃黏膜,引发溃疡。
此外,吸烟也易诱发消化性溃疡,且使溃疡难以愈合,易于复发。暴饮暴食,餐时无律,进食太快,粗糙、辛辣、过烫、太凉食物,酗酒都能损伤黏膜,破坏胃分泌的节律性,引起消化性溃疡。
03
幽门螺杆菌是溃疡的“元凶”
说到引起消化性溃疡的原因,不能不提臭名昭著的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几乎都能检测出幽门螺杆菌。一般的细菌都难以忍受胃内的强酸环境,但是幽门螺杆菌不仅可以在这种环境生存,甚至还以胃为家。为了营造令它们感到适宜的居住环境,它们大肆破坏胃黏膜的屏障,使得胃酸可以长驱直入,直接与胃黏膜接触,腐蚀黏膜引起溃疡。
幽门螺杆菌是否会引发癌症呢?目前的研究认为,胃癌与幽门螺杆菌是有关联的。
但是临床上胃癌的病程进展时间很长,因此,幽门螺杆菌阳性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得胃癌,这仅仅是胃癌发病的一个环节,人的因素、环境因素也至关重要。
04
阿司匹林也会造成溃疡
某些药物,包括阿司匹林、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就是可能诱发消化性溃疡。服用这类药品时,如出现了胃肠道并发症,应当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加上护胃药一起服用。
TIP
确诊消化道溃疡不难,胃镜是主要检查手段。消化性溃疡如果经久不愈,常见并发症有胃出血、穿孔、幽门梗阻,还有可能会癌变,因此患者在饮食方面要格外注意。
1.少吃抑制胃排空的食物,包括肥肉、油炸食品、坚果等。
2.避免引起胃黏膜损伤食物,如粗粮、粗纤维的蔬菜等。
3.减少烟酒:酒精对胃黏膜有直接损伤作用,而吸烟可使胃黏膜血管收缩,导致胃黏膜循环障碍。
4.推荐食物:丰富的维生素A、B、C具有修复受损胃黏膜和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对于溃疡患者更有利。
文:闫茜编辑:刘威
值班主任:刘文静
微
说
健
康
天天健康
请猛戳右边
ID
ycwbwjk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最好用中药治疗治疗白癜风什么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