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总是ldquo梗住rdquo
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
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钱
在费心费力干饭的时候
怎么也没想到
自己辛苦吃下去的食物
在进入胃的第一拐弯口
就被“拦路”了
树兰(杭州)医院
消化内科钟燕敏副主任医师介绍
“有个肿瘤就长在病人的贲门口
如果不及时处理
慢慢长大
最终可能完全堵住
那问题就麻烦了”
许大伯(化名)想了想
怪不得自己吃饭总感觉“梗住”
原来问题在这里
杭州人许大伯今年五十出头,活了半辈子,想得很通透,唯有美食不可辜负,但自从一次肠胃炎后胃镜检查,发现了贲门口有一个肿瘤,许大伯吃啥都不香了。
“那已经是三年前的事情了,当时查出大概1.1公分,当时医生说我这个肿瘤位置不好,胃镜下剥离摘除难度很大,一不小心就容易穿孔出血。”于是,许大伯一直坚持每年随访。
年年做胃镜和超声检查,眼见着肿瘤慢慢长大,今年已经长到了2公分,许大伯心里又是心烦又是着急。
最近朋友介绍许大伯来到了树兰(杭州)医院,消化内科钟燕敏副主任医师介绍,“我们仔细检查评估了他的病情,肿瘤躲在胃壁靠近贲门的部位,内镜下手术难度确实高,但是如果采取外科手术,创伤大。”
钟燕敏副主任医师为患者进行胃镜下微创手术治疗
经过详细的病情分析以及与患者地深入沟通后,为了最大程度减少肿瘤切除对许大伯的创伤,钟燕敏副主任医师决定,通过内镜下手术对胃底黏膜下肿瘤进行切除。
在麻醉科的护航下,钟燕敏副主任医师顺利通过胃镜,在胃底后壁近贲门处,完整分离出直径2cm的瘤体并切除。
胃镜下发现的肿瘤并最终完整切除
术后两天,许大伯就可以喝粥了,恢复很快,“手术做完,吃东西就没有那种梗阻的异物感了!”
手术后的病理结果为良性,许大伯没有了后顾之忧,之后常规复查就可以了。
我国胃癌人数约占世界胃癌人数的50%,每年死亡49.8万例!
在我国高发肿瘤中,胃癌发病率位居第二,死亡率排第三。总的来看,胃癌的发病随年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40-60岁年龄段常见,而男性患者大约是女性的两倍。
最好的预防胃癌的方法是及时行胃镜检查,和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早期胃肠癌经过规范治疗,90%病人可得到治愈。
胃镜还能发挥什么作用?
胃镜除了可以发现早期胃癌外,还发挥着很多其他作用。
从食管、胃到十二指肠,胃镜可能帮助食管炎、食管溃疡、食管癌、食管静脉曲张、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炎、十二指肠溃疡等多种疾病做出诊断。
此外,胃镜也可以进行内镜下治疗,包括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早期胃癌的内镜下切除、良恶性狭窄的内镜下治疗、胰胆疾病的治疗、支架放置、胃镜下胃空肠营养管的置入、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和空肠造瘘术等。
胃镜检查对于早期发现胃癌非常有意义
胃癌的发生发展是多阶段、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以我们国家最常见的肠型型胃癌的发展路径为例。一个年轻的健康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之后可以出现慢性胃炎。当这个慢性胃炎持续存在的时候,幽门螺杆菌持续损伤胃黏膜进一步可以出现萎缩、肠化、异型增生,最终可以导致胃癌。
但是整个过程是非常缓慢的,需要十年甚至好几十年。
如果我们可以在它癌变前的任何阶段发现它,比如萎缩阶段或者肠化阶段甚至异型增生阶段,就可以积极地干预、定期地监控,可以避免其进展为中晚期胃癌。
哪些人需要做胃镜?
对于胃癌的筛查,多数亚洲国家设定40-45岁为胃癌筛查的起始临界年龄,胃癌高发地区,如日本、韩国等胃癌筛查提前至40岁。
我国年制定的“中囯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建议的筛查年龄为40岁以上。
其中,感染过幽门螺杆菌;
家族中曾有人患过胃癌;
患有胃溃疡、萎缩性胃炎者;
有胃息肉或做过胃部手术;
长期喜食腌制品及高盐食物,并有胃部不适症状者;
长期吸烟者等胃癌的高危人群
是胃镜筛查的优势人群
有以下表现者应立即做个胃镜检查:
有腹痛、腹胀、反酸、烧心等胃部不适症状;
近期内突然发现贫血,排除胃部以外出血因素,又找不到其他原因时;
有呕血或黑便,以及粪便潜血阳性的患者;
经其它方法发现有上消化道疾患,需要做病理切片检查的患者;
意外吞噬异物,需要取出者;
突然消瘦,1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5公斤以上,而排除糖尿病或甲亢者;
有胃癌或消化性溃疡家族史者;
已知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及不典型增生者;
胃切除后15年以上者。
注:40岁以上人群,无论有无症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