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超声检查方法及技巧
●胃十二指肠口服超声造影检查是我省在国内外率先开展的临床项目。研发成果于年载入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的《浙江省科学技术志》。
●这项技术可显示胃十二指肠壁和腔的断面图像,实时观察胃肠蠕动,减少或消除左中上腹超声盲区,检出胃十二指肠黏膜病变和黏膜下病变。
●检查时如不注意运用检查方法和技巧,往往会影响效果,声像显示不佳,并导致一些病灶漏诊
下面我们将总结胃十二指肠口服超声造影检查的方法和技巧经验,以期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一、仪器设备
实时超声诊断仪是胃十二指肠口服超声造影检查的理想仪器。依据仪器分辨率的高低,显示相应的图像质量
探头通常选用凸阵或线阵,频率范围3.5~12MHz,按受检者年龄及腹部条件选择使用
二、检查前准备及注意事项
●宜安排上午,受检者保持空腹状态下检查
●前一日晚餐进软食和素食,查前8小时内禁食
●一般安排在胃镜和X线胃肠钡剂检查之前
●重复口服超声造影剂,须间隔2小时以上
●保持胃内无潴留物
●幽门梗阻患者查前通常需洗胃
●临床禁食病人禁用
三、造影剂的调制及使用方法
●将造影剂倒入杯中,先加入~ml左右温开水搅匀,然后加热开水至~ml,搅匀备用。口服前注意调温,为避免饮用时太冷或太热,可以加热开水或冷开水至~ml,搅伴均匀即可服用。
●不同年龄段口服量:3~10岁,~ml10~15岁,~ml15岁以上,~ml
●注意:
(1)调制好的造影剂分布均匀,无明显沉淀;(2)口服前应搅匀,口服时温度适可;(3)造影剂每袋48g,调制量要达到~ml。
四、检查步骤与体位
坐位仰卧位右侧卧位
患者查前5~15分钟口服造影剂~ml。查时先取坐位,将剩余造影剂连续服完。同时扫查患者贲门及食道下段断面,观察造影剂通过情况,并按胃十二指肠断面依次检查,然后再进行仰卧位和右侧卧位检查。
五、断面扫查方法与技巧
●首先我们认识到这是胃十二指肠超声造影检查取得成功的重要过程。
●目的是经体表获得胃十二指肠系列声像图断面,并对它进行全面评价。
1、贲门、食管下段切面
●探头斜置左季肋下近剑突处,向左后方旋转扫查,显示食道下段和贲门长轴
●然后进行十字交换扫查,即可获贲门及食道下段短轴断面。
造影剂通过正常贲门
贲门癌
病例女性16岁学生
贲门口溃疡
患者男性50岁.05.18体检发现(门静脉径13.2mm)
贲门口静脉曲张
2、胃底断面
●探头斜置左季肋下,向左后上方旋转扫查,角度范围0-80度。
3、胃体断面
●探头横置左上腹连续移扫,即可显示胃体短轴。
●探头纵置左上腹移扫,即可显示胃体长轴。
4、胃角断面
●探头横置腹部脐周上下3~5cm处连续横扫,可获“双环征”声像;双环连接处是胃角横断面。
胃角小溃疡
5、胃窦断面
●探头斜置脐部与右上腹之间,以不同角度扫查获取该部胃腔最长声像,再以此方位进行左右或上下移扫,显示完整的胃窦长轴。
●以胃窦长轴断面的探头位置,十字交换后连续扫查,可显示完整的胃窦短轴断面。
6、胃冠状斜断面
●探头斜置脐周与左上腹间,向右前方连续扇扫,可显示清晰的胃冠状斜断面。该断面是观察胃小弯和胃角部小病灶的理想断面。
7、十二指肠断面
●探头纵置右上腹,上端向右移扫60度,向左移扫30度,下端相对固定,此范围可扫获比较完整的十二指肠声像。
8、非常规断面
指胃切除术后、胃扭转、胃扩张、脊柱畸形等情况的超声扫查断面。
●依据患者体形特征,在胃十二指肠体表位置采取多体位、多切面扫查。
●毕Ⅱ式胃切除术后患者,由于胃排空较快,应在口服造影剂的同时进行扫查,并要尽快全面扫查。●毕Ⅰ式胃切除术后,则要注意胃窦和十二指肠的扫查。
●全胃切除术后,要进行食道下段和贲门部的扫查。
●患者女性64岁,胃切除手术后18年(毕Ⅱ式)
六、诊断报告的书写
1、描述要点
2.描述顺序
▲食道贲门
▲胃底
▲胃体
▲胃窦
▲十二指肠
▲胃十二指肠周边
3.结论书写顺序
■食道贲门
■胃
■十二指肠
■胃十二指肠周边
4、部分报告模板(仅供参考)
正常胃十二指肠
胃十二指肠超声造影显示:贲门形态规整,造影剂通过顺利。胃底周壁光滑,体、窦壁层次结构完整、清晰,粘膜皱襞无明显增粗,胃蠕动正常。幽门开放自然。十二指肠球大小、形态及内部回声无异常。结论:胃十二指肠声学造影无重要发现。
胃溃疡
胃十二指肠超声造影显示:贲门形态规整,造影剂通过顺利。胃底周壁光滑,胃体垂直部(上胃体小弯)壁呈低回声增厚,范围约3.5cm×3.2cm,其粘膜面可见大小1.8cm×1.2cm凹陷,表面附着少量不规则强回声斑,局部壁层次不清,厚约0.9cm。体窦壁粘膜皱襞增粗,胃蠕动无明显变化。幽门开放自然。十二指肠球大小、形态及内部回声无异常。
结论:胃体小弯壁增厚伴凹陷,首先考虑良性溃疡声像,建议胃镜活检。
胃癌
胃十二指肠超声造影显示:贲门形态规整,造影剂通过顺利。胃底周壁尚光滑,体、窦壁呈弥漫性低回声隆起,粘膜面高低不平,附少量不规则强回声斑,病变分布以体窦部小弯、前壁及后壁为主,范围约10.6cm×7.8cm,局部最厚径1.9cm,壁内层次结构破坏,回声不均质,体窦腔明显狭窄。窦部后壁浆膜层回声欠规整。胃蠕动减弱或消失。幽门通过尚可。十二指肠球大小、形态及内部回声无异常。
结论:胃体窦壁隆起,考虑胃癌声像(弥漫浸润型),建议胃镜活检。
十二指肠球溃疡
胃十二指肠超声造影显示:贲门形态规整,造影剂通过顺利。胃底周壁光滑,体、窦壁层次结构完整、清晰。胃蠕动无异常。幽门开放自然。十二指肠球部形态欠规则,面积偏小,其前壁可见0.5×0.6cm的附壁强回声斑,局部壁呈低回声增厚,球壁粘膜皱襞略增粗。
结论:十二指肠球溃疡声像。
十二指肠球炎
胃十二指肠超声造影显示:贲门形态规整,造影剂通过顺利。胃底周壁光滑,体、窦壁层次结构完整、清晰,粘膜皱襞无明显增粗。胃蠕动无异常。幽门开放自然。十二指肠球形态规整,球面积偏小,球部粘膜皱襞明显增粗,可见激惹现象,余无发现。
结论:十二指肠球炎声像。
慢性胃炎伴胃小弯糜烂;胃下垂
胃十二指肠超声造影显示:贲门形态规整,造影剂通过顺利。胃底周壁光滑,上胃体小弯壁略增厚,表面附少量强回声斑,范围0.4×0.5cm,体窦壁层次结构完整、清晰,粘膜皱襞明显增粗、紊乱。胃蠕动无异常,胃角位于脐下1.5cm,胃下界位于脐下6cm。幽门开放自然。十二指肠球大小、形态及内部回声无异常。
结论:(1)慢性胃炎伴胃小弯轻度糜烂声像;(2)胃下垂声像。
胃窦炎
胃十二指肠超声造影显示:贲门形态规整,造影剂通过顺利。胃底周壁光滑,体、窦壁层次结构完整、清晰,窦壁粘膜皱襞增粗、紊乱。胃蠕动无异常。幽门开放自然。十二指肠球大小、形态及内部回声无异常。
结论:胃窦炎声像图表现。
贲门癌
胃十二指肠超声造影显示:贲门形态欠规整,局部壁可见大小4.3×3.2cm低回声隆起,表面高低不平,可见多处不规则强回声斑,隆起病变向上胃体小弯部延伸,最厚径1.2cm,内部回声不均质;体、窦壁粘膜皱襞明显增粗、紊乱;胃蠕动无异常,幽门开放自然,十二指肠球大小、形态及内部回声无异常。结论:贲门癌声像,建议胃镜活检。
残胃炎
胃十二指肠超声造影显示:贲门形态规整,造影剂通过顺利。胃底周壁光滑,粘膜皱襞明显增粗,最厚径8mm。残胃体壁层次结构完整、清晰,粘膜皱襞明显增粗、紊乱,以吻合口附近为甚,吻合口径37.5px,通过顺利。余无发现。
结论:残胃炎声像。
七、讨论
●规范的口服超声造影检查方法,使胃十二指肠腔形成均匀回声增强的界面,无后方增强效应,也不导致后方声衰减。明显减少或消除左中上腹超声伪像和干扰,提高胃十二指肠壁及周邻脏器超声显像效果和范围。
●熟练口服超声造影检查程序和操作技巧,可获得更丰富的胃十二指肠壁信息,尤其对低回声小病灶更敏感。
●针对部分个体差异较大的患者,要根据体型变换体位和扫查角度,可以得到满意和有效的声像图。
幻灯片44
●目前,临床对胃十二指肠肿瘤的早期诊断难度较大。口服“胃窗”超声造影,是一个很好的断层影像技术,它虽然不能作病理定性诊断,但实时发现病灶的敏感性很高,而且简便。
●能显示不同类型的胃十二指肠肿瘤、溃疡等疾病,为临床医师提供病变大小范围、浸润深度及有无转移等重要信息,可弥补胃镜和X线胃肠钡餐检查的不足。
治疗白癜风有那些偏方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