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幽门梗阻 > 推荐医院 > 迷失的胰腺

迷失的胰腺

盖博士遮盖液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28638.html

作者:王璐李媛审校:卢漫

病例:

患者女,25岁,因“腹部隐痛2月余”入院。

胃充盈超声检查:胃体小弯侧近胃角固有肌层探及一大小约1.8×0.9×1.3cm弱回声结节,突向胃腔内生长,结节形态规则,内可见线状强回声,未见确切液性暗区及斑片状强回声灶,CDFI: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超声造影:经肘静脉注射声诺维(Sonovue)造影剂2.4ml后,动脉期结节与正常胃壁呈同步快速均匀高增强,周边无显著环状高增强,静脉期与胃壁同步消退。

胃镜:

胃体下部后壁一直径约1.5cm黏膜下隆起,表面光滑,色泽与周边相似(胃间质瘤?)

CT表现:

胃体下段软组织密度结节,动脉期及门脉期明显均匀强化

术后病理

胃体肿瘤送检胃组织肌层查见大量异位胰腺组织

胰腺的解剖:

位于腹上区和左季肋区腹膜后间隙,头部嵌于十二指肠的“C”形凹陷内,从十二指肠斜向左上,横跨第1,2腰椎前方达脾门。

正常胰腺质地柔软,其形态变化常受周围器官结构的影响。按位置可分为三种类型:

1、斜位胰腺;

2、较水平的胰腺;

3、未越过锥体的左位胰腺

异位胰腺

异位胰腺(heterotopiepancreas)又称为迷走胰腺或副胰腺,是正常胰腺解剖部位以外的孤立胰腺组织,和正常胰腺之间无任何解剖、血管关系。

异位胰腺的发生机理不明,现多数观点认为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异常造成。

异位胰腺的特征:

异位胰腺可发生于任何脏器,但多发于消化道,胃及十二指肠约占半数以上。好发于胃窦、胃体后壁,多数起自黏膜下层,少数位于肌层。

异位胰腺单发或多发,肉眼观察为淡黄色或灰白色、质硬或韧的分叶状肿块,形状为扁圆形、半球形、圆锥形、乳头状,多无包膜的孤立性结节,表面欠光滑,少数体积较大,可有典型的凹陷型隆起处的胰腺导管开口于胃肠道。

异位胰腺镜下均与正常胰腺相似,检查有小叶结构、腺泡和导管,甚至有胰岛出现,但数目不一,可能与分化程度和畸变有关。

胃异位胰腺在临床上较少见,症状不典型或缺如,缺乏特异性常易发生误诊。部分可表现为溃疡症状、上消化道出血、幽门梗阻和低血糖等。

胃壁异位胰腺有发生癌变倾向,某些胃壁内胃癌病例可能是由胃壁内异位胰腺组织发生的。

常用的检查方式:

1.胃镜检查特点是大部分病变位于胃窦,在大弯后壁及前壁,很少在小弯侧。黏膜下半球状隆起,表面黏膜色泽正常,中央有脐样凹陷及开口,少数呈圆锥形、乳头状或圆柱形,境界清楚,周围黏膜光滑,由于多位于黏膜层以下,活检只能取到少量黏膜,多为慢性炎症改变。病理活检足够深度可获取胰腺组织。

典型胃异位胰腺内镜图:中央脐样凹陷

2.X线检查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可见一圆形充盈缺损,缺损中央存钡呈脐状凹陷及开口,这一中央导管征为有意义的征象。

3.超声内镜可显示黏膜隆起在黏膜下层、浅肌层、深肌层或浆膜层,对决定治疗方法有帮助。

4.胃充盈超声检查:病灶位于黏膜下层、肌层、浆膜下层,或三层均有累及。呈中等或偏低回声实质性肿块,形态以局限增厚型多见,内部回声不均匀,当用高频探头检查发现肿块内有小囊样或细小强回声管道结构时,有助于明确诊断。肿块周围胃壁层次清晰完整,胃蠕动正常。

总结

1.异位胰腺和正常胰腺无任何解剖、血管关系,可发生于任何器官,常见于消化道。

2.异位胰腺可有正常的小叶结构、腺泡和导管,甚至可出现胰岛。

3.异位胰腺多无临床症状,常合并其他疾病,胃壁异位胰腺有发生癌变倾向。

4.异位胰腺可有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胃充盈超声检查对异位胰腺有定位及定性的作用。

编辑胡子星责任编辑卢漫

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zpwkh.com/tjyy/147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