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笔杆征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医学影像服务中心国内最大的医学影像专业平台,唯一拥有例病例+征象及专题讲座。

整理:医学影像服务中心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又称Wilke综合征及十二指肠淤滞症,系由于肠系膜上动脉位置异常,压迫十二指肠水平段引起的十二指肠部分或完全梗阻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较为少见,多发于瘦长体型者,女性多于男性。

临床上突发症状是长期发作的餐后上腹部慢性绞样疼痛,有时也有急性发作伴上腹部饱胀、不适、隐痛、嗳气、恶心、呕吐。呕吐常发生在餐后、2~3小时或夜间。本病突出的特点为症状与体位有关,仰卧位时由于向后压迫症状加重,而俯卧位,膝胸位,左侧位时可使症状缓解。

解剖

肠系膜上动脉在第一腰椎水平起源于腹主动脉,在立位和卧位时,向下向右行走于小肠系膜内,与腹主动脉形成一锐角(正常值为25°-60°),并在进入小肠系膜前跨过十二指肠水平段,故十二指肠水平段位于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所构成的锐角间隙内。

发病机制

1、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的夹角减至6°~15°(正常为25°~60°)

2、肠系膜上动脉到腹主动脉之间的平均距离缩短至2mm~8mm(正常为10mm~28mm)

3、肠系膜上动脉根部到十二指肠中点的距离缩短至10cm以下

4、十二指肠悬韧带过短、固定、位置过高十二指肠上动脉起始部位过低

影像学表现

肠道X线造影:在缓解期多无异常发现,在发作期可见十二指肠压迫征象,于第三段的(水平端)中心处呈纵形刀样阻断或呈瀑布状下落,钡剂通过缓慢,可在十二指肠停留6小时以上,近端有肠管扩张,并与体位改变有关,20%可伴有胃扩张。

声像图典型特征为: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之间夹角变小,一般<20°(正常人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夹角为25°~60°)。

显示血管压迫的继发改变:胃十二指肠扩张,十二指肠内见到频繁的蠕动和逆蠕动,而引起十二指肠淤带症还可以有其他原因(如腹腔内肠系膜粘连等)。

超声能从另一角度提供诊断信息,简便快捷,直接针对本病。超声检查结合X线检查,互补长短,可确定诊断本病。









































山西白癜风医院
女性白癜风好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zpwkh.com/tjyy/89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