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回声我的十九中的同学们

初中,中山路23号大院的孩子们绝大多数都划片到十九中,我在那里呆了一个学期,那几条街,那些发小和同学,就是自己眼里全部的世界了。

曹同学

曹同学白白胖胖的,小眼睛扑闪着光。他住在中山路上,马鞍墙头,一整面高大的白墙上,有一个高高的小小的原木窗棂的窗口,曹同学说,那就是他的房间。

我无数次经过中山路,常常会抬眼望望那扇窗户,除了晚上发出昏黄的灯光和挂着两个生锈门环的紧闭的大门,我从未见过他的虎头虎脑出现过。他不看外面的风景吗?中山路上发生过太多的故事,有时人潮汹涌,有时清淡如风,他都是躲在家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他在那幅高墙里面的家是什么模样?

一个无聊的夜晚,在墙根,他绘声绘色讲了一个故事:有一老妇,白发苍苍,衣衫简朴,正不紧不慢清扫路边的落叶。一小青年路过,嫌落叶弄脏了鞋面,责骂了老妇几句,老妇致歉后他仍然不依不饶,还抢过扫把一弃了之。老妇笑而不语,突然纵身一跃,身子牢牢地吸附在丈余高的墙上,青年见状,大惊失色,马上跪拜作揖。老妇停留片刻,飘然而下,面不改色,拾起扫把,翩然而去。

哇!这么厉害!这是什么本事?

曹同学说:这是轻功。

第一次,我听说了轻功这个词。

老妇是谁?她就住在附近?这是你亲眼看到的?

曹同学神秘一笑,没有回答。

从此,我知道了,要尊重每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无论老幼。每当我看到那些破衣烂衫相貌普通的老者,都会下意识地想到,说不定他们就是能飞檐走壁的高人,千万不可轻视,更不可随意造次。路过曹同学家那面高墙,我都会不由自主瞄上一眼,看看有没有一个老妇悄然无声贴在上面。

曹同学的家应该是一个深宅大院,当年,在毗邻赫赫有名的中山堂的中山路上置产,非富即贵,如果没有不俗的财力,或是祖上留下的殷实基业,是难以办到的。

在中山路的改造拆迁中,曹家院子被拆掉了,曹同学不知去向,如果今天还能偶遇,我相信我还会认出他来。

高同学

高同学住在正对中山路的湖东路上,南头是中山堂,北头就是她家。

青砖院墙,两扇威严的大铁门套着一扇小门,门常常关着。

高同学一如其姓高高壮壮的,比我们高出半个头,她性格开朗,爱唱歌,也爱笑。

高同学爸妈都是山东人,战争年代出生入死的老干部,福州解放后入闽,接管了这座百废俱兴的城市。高爸是副省长,我们这些小毛孩自然是见不到他的,但她妈妈却经常可以碰到,她是我妈妈单位的处长。

阿姨当年的年龄并不大,但是脸上布满了苍老的皱纹,中分的短发别在耳后,梳理得一丝不乱。

我常常去妈妈的单位玩耍,没人的时候,会溜进阿姨宽敞的办公室,在门边两张银灰色的单人沙发上跳来跳去,沙发可能是民国时期留下的,弹性极好,我常常感觉好像要跳到天花板上了。偶尔被阿姨撞见,她从未说过什么,总是眯缝着眼睛,慈祥地摸摸我的脑袋。

阿姨是小脚。尽管妈妈早已交代过不许有意去看阿姨的小脚,但是每次碰到,我都会忍不住偷偷瞄一下。阿姨的双脚真的非常非常小,这在解放后的福州是看不到的。阿姨既是被中国传统礼教残害的农村妇女,也是打碎枷锁争取自由和解放的革命战士。阿姨的脚虽小,但行走起来大大方方稳稳当当,并没有影响她为新中国的解放和建设开拓进取勇往直前的步伐。

山东人擅长做面食,阿姨做的韭菜盒子用新鲜的韭菜和嫩黄的蛋皮加上细碎的粉丝为馅,面皮发得恰到好处,咬一口香味四溢。妈妈去阿姨的家学习过如何制作,也看到了阿姨在工作之外家庭主妇普通生活的另一面,我们也跟着品尝到了不一样的美食。

湖东路拓宽改造,省长大院不知道搬到何处,壮壮的高同学不到四十突然暴病离去,留给我们大大的惊叹号和一堆关于生命的感叹。阿姨在很老的时候也离开了,脸上的皱纹更多了,但是据说,仍然满脸的平静和慈祥。

叶同学

叶同学的家就在高同学家隔壁,普通的民居,院墙很低。

叶同学长相秀气,眼睛里满含笑意。柔顺的头发微微泛黄,脸上有一对别人没有的小酒窝。

叶同学比较聪明,在班里的学习成绩好像都排在前面,尽管我们那个年代学校几乎没有正儿八经上过什么文化课。

因为同路,我们经常结伴而行,我也因此有机会经常出入他的家。

叶同学的家是一个一进的院子,青石板铺就的四方形的天井,每逢下大雨,天井屋檐会形成一个口字形的雨帘,就像瀑布,雨水落在石板上,跳跃起无数水花。天井一角有一口小小的水井,井壁上长有绿绿的青苔和几蓬蕨草,井水清澈见底,可以清晰地映照出我们各种表情的小脸和蓝天白云。都说水井有回声,我叫过多次,由于井水不深,什么回声也没有。

叶同学的房间在东厢房,地面是踩得紧紧实实的黑土地,看到这种地面,在家里负责清扫的我自然就会想到:如果洒水,会扫掉表面的一层湿土,地面反而会粘粘糊糊;如果干扫,会不会扬起一片尘土?

他的单人床位居房间正中,发黑的蚊帐估计看不清有没有蚊子停在上面。也许是使用久了,藤床的中部已经深深下陷了一半,呈弧状。我的问题是:叶同学怎么睡?他应该只能仰卧,无法侧卧,更不能趴着,一种姿势,常年累月,他不会变成驼背吗?他没有,小身板直直挺挺的。

叶同学家里有一个得过小儿麻痹症的女孩,目中无光,嘴角有些歪斜,口中喃喃自语,左手始终屈起,双腿长短不同,走路一拐一拐,当她第一次突然从西厢房出来,目不斜视旁若无人径直走向其它房间时,把我吓了一跳。她是谁?叶同学笑笑,欲言又止,脸上一片云淡风清。

我和叶同学是好朋友,可以玩在一起,说在一起。那年,我要转学了,我们俩和另一个同学一起去照相馆规规矩矩拍了一张合影:三个小朋友,右手握着红宝书,面对镜头天真无邪地笑着,那是我们唯一留下的关于青葱岁月的记忆。

赵同学

从湖东路向南,有一条细细的长石条小巷,斜着插向比较热闹整天噪杂的井大路,赵同学的家就在拐向井大路右侧的宿舍里。

这是军区话剧团的宿舍。一个不大的院子,一栋两层的木板楼房,住着几户话剧团的领导。

赵同学的父母都在话剧团,我没有见过他们,也没有留意过他们家里放在玻璃板下的照片,但是想象过去,演员出身的的他们一定都很漂亮,因为,基因就是这么神奇,赵同学和他妹妹的长相就特别出众。

赵同学高高大大,白白净净,脸膛开阔,眉清目秀,双目炯炯有神,尽管整日嘻嘻哈哈调皮捣蛋,但那种形态也优雅得好看。

话剧团的孩子从小耳濡目染,身上到处都是文艺细胞,也有大把的机会在我们心中认为高不可攀的舞台上频频亮相。

曾经看过一个话剧,剧中有几个少年英雄小八路的角色。聚光灯下,可以乱真的布景天幕,小八路的舞台形象生动而鲜亮,标准的话剧腔清脆悦耳,赵同学和他妹妹也在其中,虽然他们表演的情节并不多,但已经把台下的我们都看呆了,心里和眼里充满了羡慕和崇拜。

赵同学后来参军了,成为一名英俊英武带兵的军官。问他:为什么你没有子承父业去军队文工团?答:当兵的,就要拿枪杆子!

多年以后我们重逢,赵同学的基本样子还在,身材还是那样挺拔,五官依旧清秀,举手投足间依稀还有当年文艺少年的影子,只是,言语平实多了,不再满嘴跑火车,也不再像舞台上光彩照人的演员,而是生活中普普通通的朋友。

他保存了一些少年时代的照片,我们看着聊着,怅然光阴的流逝。他已经出版了几部厚厚的经济类专著,然而于我,实在很难把眼前的财经专家与从前的翩翩少年等同起来。

刘同学

当年,与鼓东路相交的井大路口有一个消防队,消防队的大门从早到晚都是敞开的,里面永远停着两辆颜色鲜红的消防车。消防队隔壁有一条窄窄的小巷,连接化民营小巷,再通向当年最宽阔的两边都是菜地农田的五四路。

刘同学的家就在这条小巷里。

巷子两旁是深深的白墙,白墙里面住着谁、院子又是什么样的格局,我一点也不清楚,我只知道刘同学住在这里。

任何年代任何地方任何团体都会应运而生一两个出类拔萃的人物,刘同学当年就属于这样的人物。他和我们同年,但在心智上和生理上尤其是在社会阅历上就比我们成熟许多,我们还都是不谙世事的毛孩子,他仿佛俨然已是大人了。

刘同学有两个哥哥,据说好像是当时社会上叱诧风云的人物,好像比较会打架,谈及他们,同学都会露出怕怕的神色。刘同学的早熟估计与他两个威风强势的哥哥有关。

当年的学校也搞备战备荒为人民,教室前面的空地变成了曲曲弯弯的战壕,去教室上课还要从战壕上面跳过去。战壕是我们和老师一起挖的,学校好像响过几次空袭警报,我们纷纷冲出教室躲进战壕,弄得满身满脚都是黄土,当然,最终敌人没有进城。

那时,革命样板戏如火如荼,全国各行各业都在学演样板戏,我们也不例外。在学校的文艺汇演中,我们就奉献了一个轰动全校的节目:“智取威虎山”片段----杨子荣打进匪窟。谁扮演英雄人物杨子荣?自然就是刘同学了,其他同学扮演座山雕和匪甲匪乙。

刘同学相貌俊朗,舞台上的形象光彩夺目,不会比童祥苓差多少。他神通广大,从京剧团借来了全套演出服,据说,他曾经在上课期间穿着杨子荣的戏服----狐皮帽,虎皮对襟,白腰带----在校园里神气活现地走来走去,招徕走廊上窗台前无数少男少女发亮的目光。

有一天夜晚,我和小伙伴们从家里被紧急召集到学校,说是毛主席著作学习小组有重要活动。当晚,学校里万籁俱静,战壕在夜色里像一条蜿蜒的苍龙。教室里没有灯光,只有满天皎洁的星辉,我们站在贴着米字封条的窗前,刘同学带领我们朝着北京的方向庄严宣誓:我们将永远忠于毛主席,誓死捍卫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头可断,血可流,革命意志坚如钢!

教室里,气氛显得分外凝重,八九个小朋友紧握拳头,眼睛里泛着激动的光芒。那天晚上,刘同学的身影就像英雄一样,月光下的脸部线条棱角分明,他的目光中有一种坚毅坚贞坚定的神采。我的小心脏砰砰乱跳,仿佛是在电影中看过的正在经历疾风暴雨或枪林弹雨的生死关头。

刘同学后来在部队和在国外是否依然具备领导气质、是否依然一呼百应身后粉丝众多,没有去打听。N年之后我们相遇,说起那段少年时代让我刻骨铭心的往事,他淡然一笑:你肯定在瞎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pwkh.com/ysph/127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