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因儿子无法参军,找到38军公开身份,

年2月的一天,一位农民打扮,满头白发的花甲老人来到驻保定的38军政治部,说要找部队首长。工作人员把他送到接待室,一位姓谢的干事接待了老人。老人看到谢干事后有些激动,上去握住他的手说:“总算是找到你们了!”谢干事一头雾水,他并不认识这位老人,也不知道他此行的目的,便问:“您是?”老人看着谢干事说:“我叫李玉安,是咱们军团3连的老战士。”谢干事吃了一惊,半天才反应过来,吐出几个字:“李玉安同志不是早就牺牲了吗?”说起那位已经“牺牲”的李玉安,不得不提起魏巍那篇著名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文章中描写了 中的松骨峰阻击战,并提到了13位烈士,其中之一便是李玉安。这篇文章上过《人民日报》,还被选录到语文课本中,英雄的名字早已刻在人民心间。可是现在居然还有人找上门来,自称李玉安,谢干事有点不敢相信。老人回答说:“我就是松骨峰战斗烈士名单中的李玉安,我还活着,没有牺牲。”说完,他从随身携带的一个包里掏出自己的《残疾证》递给谢干事。谢干事觉得事情重大,立即找来军史办公室的李淼生主任。李淼生参加过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还在李玉安所在的团工作过,他对松骨峰阻击战的情况是非常了解的。李淼生查看了老人的证件和身上的伤疤,并与他详细交谈了当年战斗的情况,他也确定老人确实是当年担任三连副班长的李玉安,否则他不可能对当年的战斗情况如此熟悉。李玉安李淼生握着李玉安老人的手说:“老英雄,你怎么现在才来找部队?”这时李玉安才说明来意。原来他有个小儿子,从小就想当兵,初中毕业后连续三年报名参军,但地方上名额有限,一直没能当成。于是便天天磨着父亲找部队帮帮忙。李玉安被逼无奈,只好答应来试试看。李玉安满怀歉意地说:“家里有6个子女,我和老伴都想送一个到部队,为国效力。要是有办法,就不会来给部队添麻烦了。”部队商量以后决定作为特殊情况接受李玉安的儿子入伍,并给地方政府写了一封信,希望地方上能照顾老人的生活。老人带着这封信,高兴地去回了。部队的通讯员知道“烈士”复活的消息,在《解放军报》《战友报》等报纸进行了宣传。此后,新华社又发了通稿在全国宣传。李玉安的事迹再次引起全国人民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zpwkh.com/zlyz/1515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