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吐奶和溢奶的区别

                            

原创王维洁洁姐育儿信箱

宝宝吐奶和溢奶的区别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妇幼保健部王维洁主治医师

儿保门诊中,就诊小宝宝的吐奶表现大部分都是生理因素引起的,但是家长的描述往往是比较夸大的,42天产后体检家长非常困扰宝宝的吐奶问题,宝宝体重长磅非常好,胖胖壮壮的,我问家长:“您说宝贝吐奶严重,那吐奶量比较多的、会喷的、鼻子里会有奶出来的一天有几次?”

家长回答:“那不是每天有的,可能几天有那么一次”。所以宝宝吐奶家长不用那么紧张,病理性吐奶宝宝一般体重增长不理想,伴随症状会比较多,发现可能病理医院就诊检查。

宝宝刚刚喂的奶吐出来和喂的奶性状是一样的,喂奶后1-2小时,奶进入胃内经过胃酸作用形成奶凝块,吐出来就像老酸奶样,有奶水分离。“溢奶”是“吐奶”的一种表现,是一种生理现象。

婴儿吃奶后,如果立即平卧床上,奶汁会从口角流出,甚至把刚吃下去的奶全部吐出。但是,喂奶后把宝宝竖抱一段时间再放到床上,吐奶就会明显减少。医学上把这种吐奶称为溢奶。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消化道的发育完善和辅食的添加、食物变稠变厚,溢奶会逐渐改善减少。

小宝宝吐奶的常见疾病因素

胃食管反流:是指胃及(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在小儿十分常见,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2种类型,绝大多数属于生理性,且反流不重,随着月龄的增加反流逐渐减轻,至1岁左右自然缓解,不会引起不良后果,多见于新生儿和小婴儿喂奶后发生的暂时反流及婴幼儿的功能性反流(或称易发性呕吐),不引起病理损害。反流物损伤食管黏膜使之发生炎症变化,婴幼儿症状不典型,可表现为易激惹、睡眠不安、拒食和喂食困难。若反流较重或持续存在,或合并吸入性肺炎、窒息及影响正常生长发育等,即为病理性,也称为胃食管反流病。

幽门梗阻:幽门是消化道最狭窄的部位,正常直径约1.5cm,因此容易发生梗阻。由于幽门通过障碍,胃内容物不能顺利入肠,而在胃内大量潴留,导致胃壁肌层肥厚、胃腔扩大及胃黏膜层的炎症、水肿及糜烂。新生儿和婴儿会出现频繁、大量呕吐,导致严重的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及贫血,并有严重脱水、低钾及碱中毒等水、电解质紊乱。

肠梗阻:肠管内或肠管外的病变引起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就叫肠梗阻。发生肠梗阻后,因肠内容物堵塞,肠管蠕动紊乱,病儿可出现腹疼,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腹胀等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上述症状逐渐加重,腹部X线拍片及透视可以看到肠管胀气和气液面等异常体征。

家长对照一下,病理性吐奶及时就诊。

    


转载请注明:http://www.zpwkh.com/zlyz/1686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