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医案丨艾灸治疗便秘取穴和方法
关于便秘
便秘在人群中的患病率高达27%,但只有一小部分便秘者会就诊。便秘可以影响各年龄段的人。女性多于男性,老年多于青、壮年。因便秘发病率高、病因复杂,患者常有许多苦恼,便秘严重时会影响生活质量。
便秘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大便涩滞,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虽有便意而排便困难者均称为便秘。便秘常表现为:便意少,便次也少;排便艰难、费力;排便不畅;大便干结、硬便,排便不净感;便秘伴有腹痛或腹部不适。部分患者还伴有失眠、烦躁、多梦、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障碍。
正常人肠道总蠕动每天发生3-4次,使粪便迅速进入直肠,当粪便充满直肠后,通过排便反射引起排便。便秘发生的常见因素有进食过少,食品过于精细缺乏残渣,幽门或肠道梗阻,结肠张力过低,乙状结肠过度的和不规则的痉挛性收缩及腹肌,膈肌、提肛肌和肠壁平滑肌收缩力减弱等。
饮食入胃,先经脾胃运化,吸收其精华之后,所剩糟粕,最后由大肠传送而出,形成大便。中医学认为,若津液不足症见排出干涩,粪便成块,味臭量少,伴有口臭,舌干口燥。气机郁滞特点是粪便虽不结燥,但排出困难,虽感腹胀,肛门下坠,尊厕所后无粪便,或排不干净,肠张腹鸣,屁多,嗳气,脾肾双虚症见粪虚肠见,无便意,虽有便意排出十分艰难,排时汗出短气,不服泻药数日不行。
由于便秘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症状,症状轻重不一,大部分人常常不去特殊理会,认为便秘不是病,不用治疗,但实际上便秘的危害很大。便秘的“报警”征象包括便血、贫血、消瘦、发热、黑便、腹痛等和肿瘤家族史。如果出现医院就诊,作进一步检查。
艾灸治疗
01
取穴(主穴)
1、天枢
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天枢穴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两侧2寸处。
便秘、腹胀、腹泻、脐周围痛、腹水、肠麻痹、消化不良、恶心想吐等症。
2、大横
横穴位于人体的腹中部,距脐中4寸。
泄泻,便秘,腹痛
3、大肠腧
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消化系统疾病:肠炎,痢疾,便秘,小儿消化不良;
4、支沟
伸臂俯掌,于手背腕横纹中点直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与间使穴相对取穴。
消化系统疾病:习惯性便秘,呕吐泄泻。
配穴:
津液不足加曲池、上巨虚、太溪
气机郁滞加太冲、气海
脾肾双虚假脾俞、肾俞、太溪
艾灸方法
02
用艾条或灸盒做温和灸,腹部推荐3孔灸盒,背部推荐用单孔灸盒,支沟用艾条直接灸,每次每穴15-20分钟,7日一个疗程。
腹部肚脐下关元、中极、气海等穴位相邻,背部各个腧穴也彼此相邻,用多孔灸盒,用多支艾条一次施灸多个穴位,节省时间。三孔灸盒主要适用于腹背部穴位施灸。
单孔灸盒通用性强,底部带有弧度,带有松紧带,方便固定,适合灸腿部足三里、三阴交等,以及颈部大椎、膝关节等穴位,也可放置于腹背部,用于全身其他穴位施灸。03
康复保健
(1)平时多食蔬菜、水果,养成定时解大便的良好习惯。
(2)热病后期或久病,由于饮食少而不大便者,需抚养胃气,待饮食逐渐增加后,则大便自然通畅。
(3)大便心情舒畅,坚持锻炼身体,如气功、太极拳等。
小悦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