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的37岁胃癌晚期男子给我们带来什么启

北京皮肤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150714/4655748.html

相信大家

前段时间都认识了这位37岁的男子。

他的这张遗愿清单大家应该都不陌生

↓↓↓

刘凌峰对生活的愿望在网上流传后,

网友们纷纷送上祝福与鼓励的话语,

不仅如此,众网友还付出实际行动:

事件“有爱”的发展中,

但,一篇文章打破了这份爱...

8月3日,名为《被有钱人玩坏了的大病筹》的自媒体文章称,刘凌峰的妻子王妮娜7月25日在轻松筹平台为丈夫发起筹款30万的信息不属实,刘凌峰本人是房产企业高管,名下另有一家房产中介公司,其去年出售武汉十多套房产变现,根本不缺钱。

简直大反转!

真相如何,我们等候调查......

但从刘凌峰事件,

我们不难发现,

胃癌,在国人身上发生的年龄越来也早了...

中国不仅是胃癌高发大国,还是死于胃癌的大国。世卫组织数据显示,年全世界胃癌病人有47%发生在中国,且多数发现时为偏晚期,50%死于胃癌的病例发生在中国,主要原因在于早诊率太低,治疗还不够规范。

不少人谈胃癌色变。然而,早期胃癌5年存活率高达九成以上,通过微创手术可精准治疗,达到根治效果。因此,提高筛查认识,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

中山大学名医,我院食管胃肠外科学科带头人彭俊生教授在接受《广州日报》健康有约栏目记者采访时指出,胃镜仍然是胃癌筛查的金标准,对于高危人群如家族胃癌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胃有癌前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等患者,一定要定期做胃镜检查。

▲点击观看《名医说肿瘤》

现状

我国大部分胃癌患者,确诊时已是进展期

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年中国最新癌症数据,城市地区前10位癌症中,胃癌的排名有所上升:在男性组别排名第二位,在女性组别排名第四位。彭俊生指出,近年来近端胃癌(食物进入胃部处)发病比例逐渐在增加,年轻人患病人数也在增加,“在我诊治患者中,偶有20多岁的学生患上胃癌的”。

在我国,早期胃癌患者占比仅一成左右,近九成患者确诊时已是进展期甚至是晚期,生存率比较低。彭俊生介绍,早期胃癌症状不明显难以察觉警示信号,因此要通过规范化的筛查手段进行,其中胃镜检查是早期胃癌筛查、确诊的金标准。

“大便潜血筛查是简易方法,基因筛查比较适合高危人群,肿瘤标记物检测敏感性不高,因此胃癌筛查金标准仍然是胃镜,其他手段难以轻易取代。”彭俊生介绍,通过胃镜检查可肉眼观察肿瘤组织,并取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其中超声胃镜可了解肿瘤侵犯程度,如侵犯胃壁的深度、周围淋巴结是否肿大或者转移。早期胃癌有时难以诊断,目前,胃镜检查已有无痛下的高清电子胃镜、超声、放大、染色胃镜等方法以提高早期诊断率,如有怀疑,医院进行检查。

四大类高危人群要定期筛查

哪些人是胃癌发病的高危人群呢?一般人群做胃镜检查的频率应该是多少年一次呢?

彭俊生介绍,胃癌发病有明显地域性差异,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比其他地区明显为高,在粤东地区,近端胃癌比其他地区高。长期食用薰烤、腌制食品的人群中胃远端癌发病率高,吸烟者的胃癌发病危险较不吸烟者高。在性别组别中,胃癌在男性中发病率比女性高2倍。

对于普通人群来说,50岁以上的人士建议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如果胃部已出现不舒服、上腹胀痛、食欲下降、消瘦、大便黑色等症状,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早行胃镜检查,如无特殊发现,以后每2-3年再行检查。

四大类高危人群,需要适当提高筛查的频率:

1

有胃癌家族史;

2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

幽门螺杆菌(Hp)能促使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及亚硝胺而致癌;Hp感染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加上环境致病因素加速黏膜上皮细胞的过度增殖,导致畸变致癌;

3

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的;

其中由慢性胃溃疡恶变转为胃癌的几率为1%-5%,发病率虽不高,但不能放松警惕。胃部分切除术后仅剩残胃的,5年后患胃癌风险明显加大,要提高警惕;

4

饮食喜欢高盐、腌制、吸烟、重度饮酒的。

治疗

早期胃癌:微创手术精准治疗可根治

在临床诊断中,胃癌可分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患者比例大约为1:9,二者的治疗手段存有很大的差异。

早期胃癌以手术治疗为主要,配合定期复查。目前治疗手段主要有内镜治疗和微创腹腔镜手术治疗,可以达到根治目的。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zpwkh.com/jbyx/1472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