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点后才睡,最终胃癌晚期的37岁父亲敬畏
这两天,朋友圈里刷爆了——
每天2点睡觉,37岁年轻父亲患胃癌晚期,他的遗愿单让人沉默,朋友圈让人泪崩,面对疾病有太多话要说……
6月11日,刘凌峰回武汉看病。当天即被检查出患有腹膜炎合并胆囊结石、肾结石、尿路感染、肠梗阻,住进了ICU病房。两天后,医生给他做胃镜时,判断他可能患有胃癌…7月29日,因为胃肠动力不足和身体疼痛,他40天几乎没吃没喝,斤重的身体跌到了不足斤。37岁的年轻人,两个儿子的父亲,家庭的顶梁柱,检查结果出来后,被确诊为胃癌晚期。
我们情不自禁会问:胃癌为什么会找上如此年轻的刘凌峰呢?
胃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年全球男性胃癌的发病率是22∕10万,女性为10.4∕10万;死亡率在男性中为16.3∕10万,女性为7.9∕10万。我国是胃癌的高发区,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数据显示,年我国胃癌发病率男性为37.1/10万,女性为17.4/10万。每年新发患者40万人,死亡人数达30万人,胃癌是中国的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男性中仅次于肺癌和肝癌,女性中排在乳腺癌和肺癌之后。
近年来,我国新发胃癌患者呈现年轻化趋势,青年人胃癌占全部总数的比率已由上个世纪70年代的1.7%上升到3.3%,三十多年间增长了一倍。青年人所患的胃癌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容易误诊,确诊时往往已经到了中晚期,治疗效果不佳。
胃癌的确切病因不十分明确,但与下列因素有关:
⑴饮食不当:摄入过多的高盐或熏烤食品,其含有的亚硝酸盐,在胃内转变成亚硝胺,有强烈致癌性。
⑵胃幽门螺杆菌:研究发现胃幽门螺杆菌是胃癌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年WHO将其列为I类致癌原。
⑶癌前病变及癌前疾病:
a、胃粘膜中度或重度的不典型增生;
b、40岁以上的胃粘膜大肠型上皮化生或伴重度不典型增生;
c、直径>2cm的胃溃疡,特别是位于胃小弯部病程较长者;
d、腺瘤性、无蒂性或直径>2cm的胃息肉;
e、伴有肠上皮化生,尤其是出现重度不典型增生的萎缩性胃炎。
⑷遗传因素:与胃癌病人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发病率高于其他人4倍。
青年人患胃癌主要有以下因素:
①酗酒酒精的刺激,易引起胃部慢性炎症及溃疡,最终导致癌变;
②嗜烟过度吸烟会破坏胃肠道的正常活动,严重损伤胃粘膜,最终促发癌变;
③饮食不当喜食腌制和熏烤食品,其含有的亚硝酸盐,在胃内转变成亚硝胺,有强烈致癌性;
④精神紧张和生活无规律工作和生活节奏普遍加快,竞争激烈,心理压力加重,再加上生活无规律,都容易诱发胃病。
早期胃癌70%以上可毫无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包括上腹部饱胀不适或隐痛、反酸、嗳气、恶心、偶有呕吐、食欲减退、黑便等。如未就诊治疗,病情继续发展,至进展期(中晚期),可有上腹部疼痛、饱胀感、厌食、恶心、呕吐、消瘦、乏力、呕血、黑便等症状。
因此,若有下列情况者应警惕胃癌的可能性:
①原因不明的食欲不振、上腹不适、消瘦,特别是中老年人;
②原因不明的呕血、黑便或大便潜血阳性者;
③原有长期慢性胃病史、近期症状有明显加重者;
④中年人既往无胃病史、短期出现胃部不适者;
⑤已确诊为胃溃疡、胃息肉、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应随访,定期复查;
⑥多年前因胃良性疾病做胃大部分切除术而近期又出现消化道症状者。
胃癌的检查
胃癌的主要检查手段是X线钡餐和胃镜。X线片可以显示较明显的病变;气钡双重对比法、压迫法和低张造影技术,可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胃镜可以清楚地看到微小病变,并可取活检进行病理诊断。
胃癌的治疗
胃癌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早期胃癌行内镜下切除,传统手术或腹腔镜缩小手术;进展期胃癌行根治术、扩大根治术、联合脏器切除术或姑息性手术。晚期胃癌不能手术或手术后根据病理情况,选择化疗或放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
规范治疗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Ⅰ期为82%~95%,Ⅱ期为55%,Ⅲ期为15%~30%,Ⅳ期为2%。可见胃癌发现越早,及时治疗,预后越好。
胃癌的预防
针对胃癌,做好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1/3癌症是可以预防的,1/3癌症如能早期诊断是可以治疗的,1/3癌症可以减轻痛苦,延长寿命。
一级预防
胃癌一级是指胃癌的病因学及发病学预防,目的在于降低胃癌发病率。
1、病因学预防
针对胃癌病因采取预防措施,消除或避免致癌病因中占有重要地位,控制饮食因素对胃癌病因学预防十分重要。
(1)改进不良饮食习惯和方式。要按时进食,避免暴饮暴食,食物不能过硬,进食不宜过快,进食情绪愉快,平时应养成细嚼慢咽的良好饮食习惯。
(2)避免高盐食物,提倡冷冻保鲜。腌制的含有高浓度食盐的食品如咸肉,咸鱼等为胃癌发生的重要诱因。应尽量减少盐腌食品的摄取,每日进食盐量一般应低于10g。
(3)少吃烟熏,油炸和烘烤的食物,以红烧,清炖为好。
(4)多吃具有防癌作用的食品,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牛奶,大蒜,绿茶等与胃癌发病率呈负相关,是预防胃癌的理想食品。
2、发病学预防
针对胃癌前疾病采取干预措施,阻断癌前病变演变成癌或使其逆转成正常细胞。所谓干预,是指施加外部影响因素控制肿瘤发生发展进程。理论上讲,通过干预可以实现胃癌预防,也可以进一步验证胃癌病因。干预手段包括化学干预及行为干预等。用化学药物预防胃癌的发生或使癌细胞分化逆转的方法称为癌的化学预防。
二级预防
目的在于降低胃癌死亡率。胃癌二级预防的核心内容是将胃癌患者在早期阶段发现,为其争取早期治疗机会。
1、早期发现的途径——普查
根据国内胃癌患者的统计资料,胃癌在出现症状后三个月内能得到诊断的不到1/3,而在出现症状后一年以上才得到诊断的超过1/3。医院门诊诊断的胃癌患者中,早期胃癌不足10%
2、普查重点——胃癌高危人群
通常下述人员属于普查重点:年龄在四十岁以上,有反复上消化道症状,诊断不明者;患有胃癌前疾病,如萎缩性胃炎,经久不愈的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恶性贫血;胃镜检查发现胃粘膜上皮出现胃癌前病变者,包括异型增生及不完全性大肠型肠上皮化生等;有胃癌家族史者。
3、早期发现的手段——筛查方法
纤维胃镜检查和胃粘膜活检是胃癌诊断的金标准,目前缺乏理想的胃癌初筛手段。
4、胃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的目的——早期治疗
胃癌已经确诊,应及早争取手术治疗,术后根据病情进行恰当的综合治疗。
三级预防
胃癌三级预防是指采取积极措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目的在于提高胃癌生存率。对于早期胃癌来说,若肿瘤较小可考虑内镜下粘膜切除。对胃切除者,若无淋巴转移,可不作化疗,单纯使用提高免疫力药物。中晚期胃癌应加强综合治疗,解除疼痛,提高生存质量。治疗后应定期随访观察,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康复。
综合来说,胃癌的发生可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
①改变饮食结构:多食蔬菜、水果,豆类食物和牛奶,鲜鱼、肉、蛋。少食熏腌食品。以冰箱保藏食品。提倡食用大蒜、绿茶。
②改变不良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三餐不定时;进食不宜过快、过烫、过硬。
③少饮烈性酒,不吸烟。
④精神开朗,情绪乐观。
⑤选择对人无害的食品添加剂、着色剂及香料等。
⑥做好粮食的防霉去霉工作,保护食用水的卫生。
⑦清除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
⑧积极治疗癌前病变,定期复查。
⑨积极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
⑩对高发区及高危人群进行胃癌的普查。
刘凌峰在朋友圈写下的忠告
8月1日下午,刘凌峰拿起手机,病床上的他,花了三四天的时间,才在手机上敲好一篇文章,这是他对家人、朋友的忠告。他希望大家敬畏自然规律、敬畏亲人、敬畏自己的身体。一起共勉!
记得点赞